地址:鄭州金水區東三街與紅專路交叉口
聯系人:李先生
電話:18638520975
手機:15036095910
郵箱:zzhmjd@163.com
傳真:0371-55591221
聯系人:李先生
電話:18638520975
手機:15036095910
郵箱:zzhmjd@163.com
傳真:0371-55591221
煤礦文學展播之“回憶-煤礦生活-8:我的母親---張國珍”
發布時間:2013-9-4 13:29:56 查看次數:
為了貼補家用,前些年我們兄妹幾個穿的衣服、鞋子都是媽媽自己做。
為了貼補家用,媽媽在屋外搭了一個雞窩,養了幾只母雞,雞下的蛋不舍得吃,攢起來賣錢。每天早上把雞放出來,一天喂好幾次食,到了晚上一只一只的把雞攆回雞窩里。當時我還想媽媽每天干那么多家務事,還忘不了到晚上關雞窩,如果叫我每天就管這一件事恐怕都記不住,把雞都得丟光了。
為了貼補家用,曾到食堂做過幫工,在排車社附近的咸菜廠打臨工。
為了貼補家用,帶領我和妹妹到桃河灘上砸石子賣錢。(1963年至1966年。妹妹撿石頭,撿扁平的、淺紅色有層次稍軟的這樣的石頭好砸些。我磕石頭,就是把撿來的石頭進行粗加工,我坐在地上,在一塊平板石頭上兩腳夾住待磕的石頭,用桃型錘子磕開成厚度一樣的石頭片。媽媽再在一塊平板石頭上右手握錘子,左手拿帶把的鐵圈子,把石頭片放在鐵圈子里砸成3厘米見方的石子。1立方米石子賣10元錢。)
媽媽特別愛干凈,雖然穿著樸素,衣服洗的干干凈凈的,穿的利利索索的。屋子收拾的一塵不染。80歲的高齡了,還每天擦一遍地,屋里的東西擺放的整整齊齊,干干凈凈的。
媽媽特別節儉。一個塑料盆能用10年,一件床單能鋪20年,一臺縫紉機能使50年。我1992年遷入北京,搬家時留下一張舊桌子,現在媽媽還用著。
媽媽生活簡樸,堪為世人楷模,終日勞作以苦為樂。最后吃飯的是媽媽,最后睡覺的也是媽媽,我們最愛吃的您永遠都會說您不愛吃。最壞最差的才是您的最愛,早年您穿的衣服和鞋子補了又補,只有這樣您才覺得心安理得。生活不論再苦再累,微笑總是掛在您的臉上。媽媽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吃苦耐勞的優良品德,時時刻刻影響著我們,伴隨著我們姐弟成長。為了讓我們過上好日子您廢寢忘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永遠是一副佝僂忙碌的身影,即使在您行走不便步履蹣跚時還總是每天照顧父親和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媽媽是一個目不識丁的人,但您懂得知識的重要,為了讓我們一個個出人頭地,有幸福的未來。您再苦再累都讓我們個個走進了學堂,完成學業。您用勤勞之手,博愛之心帶我們走過了一個個艱苦的日夜。在貧寒的家境里是您讓我們懂得了禮儀、謙讓,使我們五兄妹能在困難時期苦中作樂。
媽媽正直做人,寬容于人,仁德寬厚,樸實無華,無欺無詐,性情溫和,慈祥和藹,可親可敬。從我們記事起就沒見過您和父親紅過臉、吵過架,源于您的寬容,您的遷就。我們沒受到過您的訓斥和打罵 ,有什么事都會跟您說,即使要爸爸辦的事也會和您說,您在傳話過去。是媽媽含辛茹苦養育我們長大成人。又是媽媽給我們一個個成家立業。我們成長的道路上灑滿了您滴滴心血。蒼蒼白發訴說了您育兒的艱辛,滿臉皺紋見證了您生活的滄桑。
媽媽的一生很平凡,平凡得像一顆默默無聞的小草點綴著春天。媽媽的一生很偉大,偉大得讓我們看到了永恒的母愛。